• 信息名称:关于2015年专业评估工作安排的通知(华南农教〔2015〕61号)
  • 生成日期:
  • 信息生成机构:校长办公室
  • 发文字号:
  • 公开方式:
  • 访问次数:188
 

华南农业大学文

 

华南农教〔201561

 

关于2015年专业评估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华南农业大学2015年专业评估工作方案》(华南农办〔201569号)的要求,今年我校将对36个专业进行专业评估。现将具体评估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评估时间

定于2015119-12日开展专家现场评估工作。原则上每个专业评估1天,拟安排9个小组集中3天左右时间完成。各专业评估具体时间安排见附件1

二、评估程序

评估工作分为专业汇报、专家咨询、现场考察、深度访谈、审阅文档、现场反馈等环节。请各学院提前落实相关任务,提前准备试卷、论文等材料,并于20151028日前将会议地点、学院评估工作秘书、自评报告电子版报教务处。具体工作安排及要求见附件2-3

尚未有毕业生的新增专业只进行汇报与专家质询,专家组成员由学校确定。

三、专家聘请

1.为保障专业评估的全面性与客观性,各评估专家组拟由教育管理专家、专业面向的行业企业专家、其他高校学科专家及校内相关专业专家4-5人组成。

2.教育管理专家、校内专家由教务处聘请;学科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各1人)由学校委托学院聘请。

3.聘请条件。委托学院聘请的专家,原则上要求是省内高校与行业企业专家。学科专家要求正高职称;行业企业专家要求是大型企业负责人、技术部门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领导,所在单位接纳有我校毕业生。学院可根据参评专业实际每个专业单独聘请专家工作一天,也可聘请相同专家对学院所有(或部分)参评专业连续评估。

请各单位于20151028日前确定校外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并将“学院聘任专家信息表”(附件4)报教务处审核。

四、评估依据

评估专家将根据“华南农业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附件5)开展工作。各学院请根据该评估指标体系提供自评报告、相关支撑材料及有关教学档案与文卷备查。

 

附件:1.专家工作安排

2.评估工作流程

3.学院评估工作联络人

4.学院聘任专家信息表

5.华南农业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华南农业大学

                        20151021

 

联系人:曹广祥

  话:85280052

  箱:gjyj@scau.edu.cn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51022日印发

 

附件1:专家工作安排

专家组

时间

评估专业

学院

备注

专家组

周一

报到

 

 

专家组1

周二

社会工作

公共管理学院

新增专业仅汇报与质询(每个专业汇报20分钟)

周三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学院

周四

(新增专业汇报)

上午风景园林、日语、商务英语、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下午表演、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行政楼三楼西会议室)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农学院

 

专家组2

周二

建筑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周三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工程学院

专家组3

周二

工业工程

数学与信息学院

 

周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学与信息学院

周四

统计学

数学与信息学院

专家组4

周二

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学院

 

周三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工程学院

周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程学院

专家组5

周二

动物科学

动物科学学院

 

周三

动物药学

兽医学院

周四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园艺学院

专家组6

周二

农林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周三

物流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周四

会计学

经济管理学院

专家组7

周二

测绘工程

资源环境学院

 

周三

农学

农学院

周四

植物保护

农学院

专家组8

周二

法学

人文与法学学院

 

周三

服装设计与工程

艺术学院

周四

音乐学

艺术学院

专家组9

周二

园林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周二

城乡规划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周三

森林保护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周三

林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周四

旅游管理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全体专家组

周五

返程

 

 

注: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1023日开始试点评估。

 

  

附件2:评估工作流程

上午

时间

工作内容

工作要求

8:00-12:00

召开启动会(周二)

行政楼三楼报告厅

评估预备会议

学院会议室(提供无课教师名单、无课学生名单,专家确定访谈、座谈人选)

专业汇报、专家质询

学院会议室(汇报不超过30分钟,重点是培养目标定位、特色及其如何实现)

实地考察

学院实验室、教学档案

深度访谈、学生座谈

院长、书记、专业主任、中青年教师

审阅资料

 

中午

12:00-14:30

午餐、午休

 

下午

14:40-17:10

审阅文卷

审阅毕业论文、试卷

专家讨论,形成反馈意见

 

专家反馈评估意见

学院领导、专业主任、专业教师参会

 

  

附件3:学院评估工作联络人

姓名

专业

联系电话

邮箱

QQ

 

 

 

 

 

 

 

 

 

 

  

附件4:学院聘任专家信息表

姓名

单位

职称/职务

联系电话

邮箱

是否住宿(时间)

学院联络人

联络人手机

 

 

 

 

 

 

 

 

 

 

 

 

 

 

 

 

  

附件5

华南农业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参考

内容

观测点

分数

A

C

1.专业定位与发展规划

1.1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

3

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可行,符合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具有明晰的职业指向性

专业培养目标清楚、可行,基本符合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具有比较明晰的职业指向性

培养方案

4

参照学校201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基本参照学校201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培养方案能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

1.2专业特色与发展规划

专业特色

4

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各方面的优势与特色鲜明,具有不可替代性与不可重复性

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某一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与特色

专业发展

规划

3

专业发展规划合理,发展目标充分考虑区域情况、学校基础与专业现状,特色突出,发展前景好

专业发展规划合理,发展目标可行,发展前景好

2.教师队伍

2.1专业负责人

专业主任

2

专业主任具有教授职称,切实承担并认真履行专业建设职责,主持专业建设及统筹协调工作。近3年每年为该专业本科生独立开课2门以上

专业主任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能够承担并履行专业建设职责,有一定协调能力。近3年每年为该专业本科生独立开课1门以上

2.2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

教授授课学时数

3

所有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上一门课,教授给本科生授课人均≥128学时/学年

教授每两年至少为本科生上一门课,教授给本科生授课人均介于64-96学时/学年

2.3教学梯队

教师数量

4

生师比(含外聘教师)20,教授人数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15%,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每人承担2门以上课程,每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至少有2位以上主讲教师

生师比(含外聘教师)介于20-30,至少有1名教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每人至少承担1门课,每门专业课至少有两位主讲教师

队伍结构

5

具有外校学缘的教师比例≥80%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80%,其中40岁以下教师中,博士以上比例≥50%;实践环节教师队伍配备整齐,聘有产业教师;兼职教师占本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5%

具有外校学缘的教师比例介于30-50%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介于50-60%,其中40岁以下教师中,博士以上比例介于30-40%;实践环节教师队伍配备较整齐;兼职教师占本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介于15-20%

教学团队与师资培养情况

3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有符合专业建设规划的师资建设规划、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近三年境内外培训、进修(半年以上)人数大于本专业教师总数的15%;有校级以上教学团队

开展教研活动,有师资建设规划、培养计划或实施方案,近三年境内外培训、进修(半年以上)人数占本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介于5-10%

2.4教师风范

教师风范

3

近三年内,获得校级以上教学质量有关的奖励及各种先进荣誉的教师占总数比例≥10%,有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无教学差错或事故

有获得校级及以上各种先进荣誉的教师;无教学事故

3.教学条件与资源

3.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2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结构合理,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能根据社会与学生需要做弹性调整;理工农科实践教学学分比例≥30%、文科≥20%

课程体系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能根据社会需要做调整;理工农实践教学学分比例[25-28%、文科介于[15-18)%

知识能力

2

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能够明晰详细地体现在具体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中

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能够体现在具体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

2

有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大纲能够支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培养目标,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改革力度大,成效显著,执行严格

有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合理,注意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改革有计划、能落实,执行情况良好

3.2课程与教材建设

课程建设

3

建有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含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以上,开通课程网站,课程录像全程上网,课程内容持续更新

建有校级精品课程(含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双语教学示范课),开通课程网站,课程录像全程上网,课程内容持续更新

教材选用

2

必修课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及国内外优秀教材比例≥90%

必修课使用省部级以上规划及优秀教材的比例介于70-80%

教材建设

1

近五年内主持编写并使用有自己特色的教材、教学参考书或教学辅助教材≥3

近五年内至少有主持编写并使用教学参考书或教学辅助教材1

3.3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2

教师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好。课程实行了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成绩评定注重过程,科学合理;严格执行考核大纲

教师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较好。专业基础课程实行了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成绩评定较合理

与学生交流

2

教师每周与学生课下交流一次的比例≥30%

教师每周与学生课下交流一次的比例介于10-20%

教学形式

2

专业课平均授课规模≤30/

专业课平均授课规模介于60-90/

3.4基础设施

实验室及设备

3

实验室配置合理,设施完善,拥有用于本科教学的高新仪器设备,实验教学设备满足教学需要,年均新增仪器设备值占仪器设备总值的比例≥10%

实验室设施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能满足教学要求,当年新增仪器设备值占仪器设备总值的比例介于6-8%

实验室开放程度

1

全部实验室均为开放性实验室,实验室开放时间≥40小时/周,

有开放性实验室,开放时间介于20-30小时/

3.5实验教学

实验开出率

2

课程实验开出率为100%,而且所开实验充分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评价好

课程实验开出率100%,所开实验基本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评价一般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2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80%,效果好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介于60-70%,有较好的效果

3.6实习基地

产学研合作育人

1

大量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效果显著

开展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有一定效果

校内外实习基地

2

校内外实习基地, 完善,建立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理工农科≥3个、文科≥2个,并能满足实习教学需要;

校内实习基地完善,至少有1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能基本满足实习教学需要

基地建设

1

建有省级及以上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建有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或示范基地

4.质量保障

4.1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

2

建有完善通畅的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定期听取学生与用人单位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予以改进

建有教学信息反馈渠道

4.2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2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无课程调整现象;调停课程序规范、手续齐全;任课老师当年调停课比例≤10人次/100名教师。

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课程调整门数介于3-4门;调停课程序基本规范;任课教师当年调停课比例介于15-20人次/100名教师。

4.3命题阅卷

命题阅卷

2

命题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试卷结构和题量合理,试题难易适度,有标准(参考)答案,评分标准科学;阅卷评分科学规范,无误判、错判,减分、加分记号清楚、准确,得分累加无误,所有同类课程集体阅卷;试卷分析科学客观,对改进教学有指导作用

命题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试卷结构和题量基本合理,试题难易基本适度,有标准(参考)答案,评分标准比较科学;阅卷评分比较科学规范,误判、错判少,减分、加分记号比较清楚、准确,得分累加错误少,部分同类课程集体阅卷;有试卷分析,对改进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

5.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

5.1教学研究

质量工程与教研项目

2

积极开展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近3年主持省(部)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和教研项目≥2项,并取得明显成效

开展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近3年主持校级或参加省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教研论文

2

近三年平均每位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

近三年平均每位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介于0.6-0.8

教研活动

3

教学研究组织健全;认真组织教研活动,积极参加专业建设研讨、培训和调研,效果好

有教学研究组织;组织有教研活动,参加了专业建设研讨、培训和调研

5.2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及获奖情况

3

本专业近二届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

本专业近二届获校级教学成果奖1-2

6学生发展与培养特色

6.1招生情况

生源质量

2

上一年本专业考生录取平均分高于广东省一本线20分以上

上一年本专业考生录取平均分高于广东省一本线5-10

6.2学生发展

学生指导

3

本科生导师占本专业教师数的比例≥50%;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教师占本专业教师数的比例≥50%;三四年级的本科生中≥20%参加导师科研项目或进入科研实验室;

本科生导师占本专业教师数的比例介于30-40%;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教师占本专业教师数的比例介于30-40%;三四年级的本科生中参加导师科研项目或进入科研实验室的人数比例介于10-15%

6.3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公开发表论文

2

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1项,或省级以上(含省级)奖≥3项;在正式报纸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文学作品)、专利、软件著作权≥1篇(件)/百人;承担校、院级科技创新项目≥2/100名学生

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奖以上(含省级)奖励;在正式报纸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文学作品)专利、软件著作权为[0.5-0.75)篇(件)/百人;承担校、院级科技创新项目为[1-1.5)项/100名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

3

选题科学合理,一人一题,且各不相同。严格遵照答辩程序,有导师评估、教研室评估、答辩小组评估。单个老师指导学生数≤6

选题合理,答辩基本规范,单个老师指导学生数介于9-10

6.4毕业生质量

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4

本专业上一届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80%,且近三年呈上升趋势

本专业上一届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介于60-70%,与以前相比无显著下降

毕业生非失业率

2

本专业上一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非失业率达100%,且近三年保持相对稳定

本专业上一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非失业率介于90-95%,与以前相比无显著下降

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2

本专业上一届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85%,且近三年保持相对稳定

本专业上一届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介于50-65%,与以前相比无显著下降

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

2

本专业上一届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70%,且近三年保持相对稳定

本专业上一届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介于50-60%,与以前相比无显著下降

注:A、B、C、D分别对应赋1、0.8、0.6、0.4权重

 

 

 


扫描关注学校微信


华农企业号 您的办事大厅

SCAU Copyright © 2014-2017 华南农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华南农业大学